貴州網訊 自宣布進軍高科技產業以來,恒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連出重拳。今年以來,恒大造車鐵軍中更是不斷加入新成員。
1月,恒大成功收購繼承“薩博”基因的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,擁有世界級的電動車研發、制造、量產能力;隨后與世界巔峰跑車品牌科尼賽克組建合資公司,共同研發和生產制造世界最頂級新能源汽車。此外,恒大還入主擁有日本先進技術的卡耐新能源,具備強大的動力電池研發制造能力。
世界先進技術構建恒大新能源車版圖
3月15日,恒大健康(HK.0708)公告稱,以5億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%股份。資料顯示,泰特機電100%持有荷蘭e-Traction公司股份,擁有國際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,這意味著恒大在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領域完成關鍵布局,也是進一步鞏固恒大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領域的優勢。
可以說,目前恒大已成為全球電動汽車行業最具潛力的黑馬。
據了解,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發展分為三個階段,第一代是中央電機集中驅動技術,第二代是輪邊電機技術,第三代是輪轂電機技術。與前兩代技術相比,輪轂電機技術將汽車的“動力、傳動、制動”系統整合成為一套電機,直接植入汽車輪轂里驅動車輪,從而省去了減速箱、傳動軸、差速器等80%的傳動部件,極大提升傳動效率,減少用電量和電池容量,整車重量也將大大減輕。更加高效、節能、輕量化、小型化等優點,使輪轂電機技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,同時也將極大促進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、動力傳動、續航里程等領域的全面突破。
目前國際上生產輪轂電機的企業總共5家,但是具備商品化條件只有泰特,這得益于其擁有全球首屈一指的技術及產品研發中心--荷蘭e-Traction,該公司創建于1981年,是國際領先的輪轂電機及電動汽車傳動系統的研發生產企業,技術已開發到第三代,擁有6大組合超200項專利技術,覆蓋電驅動動力系統的所有關鍵要素。目前e-Traction在荷蘭、中國也均有生產布局,其產品自2009年起就已經在歐洲8個國家14個城市的公交線上廣泛應用。其研發生產的國內首臺量產輪轂電機驅動橋總成,創造了“三個第一”:中國產第一臺商用車輪轂電機驅動橋總成、全球第一臺低速大扭矩輪轂電機驅動橋總成、全球首批量產的輪轂電機驅動橋總成。
荷蘭e-Traction輪轂電機在歐洲得到廣泛應用
此外,泰特通過對能量管理系統的優化,并結合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,保證了電池和整車的安全性。其電機直驅實現了100萬公里免維護。同時,應用泰特輪轂電機可使汽車重心降低65mm,行駛更加平穩安全。
強大的技術優勢,讓泰特的產品具備卓越性能。記者了解到,在相同里程下,采用泰特輪轂電機驅動技術比中央電機驅動技術節省40%用電。同時,由于優化了汽車的整體結構,不僅大幅提升整車空間利用率,汽車的設計成本、制造成本、維護成本等也都大幅下降。據測算,采用泰特機電技術的新能源汽車,其在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將節約30%。
業內人士指出,盡管我國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第一大國,但由于核心技術存在短板,國內汽車品牌尚未具備國際競爭力,難與特斯拉們一較高下。恒大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大力布局,將大大提升了國內企業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話語權。